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教育 > 教育发展  > 详细页面

黑土地上的民族教育花红果硕

来源:民族画报 李文学  摄影报道 2018年04月12日 阅读量:

  悠悠嫩江水伴着朗朗读书声。近年来,黑龙江省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优先保障民族教育发展,为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友谊乡三家子满族学校,身着满族服饰的教师正在进行满语教学,孩子们手持满语课本认真地跟随老师朗读着

  满族是黑龙江省10个世居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但会满语懂满文的寥寥无几。即使从全国范围来看,情况也极不乐观,会说满语者不足百人,懂满文者不过20人左右。保护满族语言文化,对于推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科学发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家子满族学校的满语教师在教授满语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友谊乡三家子村是我国目前唯一保留着较为完整的满语口语的村落,被誉为世界满族语言的“活化石”。三家子满族学校为黑龙江首家开设满语的学校。

  按照省里的统一要求,学校开设了民族语言、民族文字、民族历史、民族礼仪、民族习俗、民族艺术、民族体育、民族服饰、民族饮食等校本课程。学校操场边的一栋房子,还被开辟成满族民俗陈列馆,对孩子们进行形式多样的满族文化教育。除此之外,为加大双语课程、教材开发力度,黑龙江省还重点支持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蒙古族、朝鲜族校本课程教材建设。目前已完成7个民族门类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在21所民族学校开展教学试点。

  三家子满族学校满语教师石君广编撰的校本教材,就曾获得黑龙江省教育厅首肯并予以资助印刷。学校的孩子毕业后,大多要入读县城的励志民族中学,这是整合了2个民族乡和6个乡镇中学的集中办学典范学校。

励志民族中学的老师在指导学生玩蒙古族游戏布鲁

  在励志民族中学,民族文化活动得到了继承和发扬。课堂上,满语歌曲、民族舞蹈、满族书法等民族特色艺术赏心悦目,精彩纷呈;操场上,珍珠球、布鲁、牛毛球等体育竞技积蓄力量,彰显魅力。

  这些老师都是黑龙江省积极培训的少数民族师资力量。近几年来,黑龙江省举办了19期省内外民族学校校长和双语骨干教师培训班,开拓了北京、通辽、延吉、苏州、呼和浩特、大连、厦门等培训基地,培训民族学校校长、教师1189人次,进一步提升了民族学校校长、教师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截至2016年底,黑龙江省共有各级各类少数民族学校175所,形成了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职教育、民族预科在内的比较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