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这两个款式哪个好卖?你告诉我,我安排工人做。”
“两个都好卖,不过这个花纹要再做一点点修饰。”
位于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的新疆金花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内,技术总监黄琰博与董事长阿卜杜麦麦提·加帕尔正讨论着黄金饰品的细节问题。
两年前,黄琰博放弃年薪18万元的工作,只身从深圳来到新疆,帮助阿卜杜麦麦提的黄金加工企业扭亏为盈、发展壮大。他俩不是兄弟胜似兄弟,被当地人称为“黄金兄弟”。
真诚邀请
阿卜杜麦麦提最早是一个金匠,他从12岁开始学习手艺,2008年注册成立了现在的公司,但效益一直不好。
为了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从2012年开始,阿卜杜麦麦提多次去深圳考察学习加工黄金首饰的先进工艺。在朋友介绍下,他认识了时任深圳一家黄金加工厂厂长的黄琰博。看到阿卜杜麦麦提真诚求教的面孔,黄琰博被感动了。为了方便沟通,他专门在手机上安装了一个维汉双语翻译软件。这个软件他也一直使用至今。
认识不久,阿卜杜麦麦提就邀请黄琰博到新疆帮他经营公司,但被黄琰博婉言谢绝了。在阿卜杜麦麦提再三邀请下,2013年,黄琰博到新疆实地考察了一星期,给阿卜杜麦麦提公司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这一下,阿卜杜麦麦提更是认定了要请黄琰博来帮忙,无论黄琰博怎样拒绝,他都不肯放弃。“有一段时间,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拒绝他,手机干脆关机了。没想到手机打不通,他又在我的QQ上留言。”黄琰博回忆说。
“这件事把我感动了,我工作十多年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老板。”黄琰博说,当时他就下定决心,要离开自己工作了16年的企业,到新疆发展。得知黄琰博要来新疆的消息,阿卜杜麦麦提连说了几个“太好了”。
兄弟情深
2014年4月,黄琰博来到新疆墨玉县,这一次他的身份是公司的技术总监,协助阿卜杜麦麦提管理员工。
公司20多个员工年龄都在20岁左右,工作纪律相对涣散,甚至有部分员工工作时间玩手机。对此,黄琰博制订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得到了阿卜杜麦麦提的坚定支持,公司迟到早退、拖延怠工现象大为改观。
“从这件事情上,我看到了阿卜杜麦麦提想把公司管理好的决心,也看到了他对我的信任。”黄琰博说,“这份信任一直持续到现在。几年来,阿卜杜麦麦提一直将公司存放黄金的保险柜钥匙交给我保管。”
但黄琰博到新疆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在新疆长期发展的打算。不过,随后发生的几件事情,让他终于下定决心留下。
2014年10月的一天,黄琰博因食物中毒导致体内转氨酶的指标比正常值高出100多倍,病情十分严重。阿卜杜麦麦提将他送到医院,找了最好的医生给他治疗。因病情反复发作,黄琰博住院治疗了半个多月,花费3万多元。阿卜杜麦麦提不仅为他支付了全部医疗费用,还每天守在病床前照顾他。更令黄琰博感动的是,无论在哪里,阿卜杜麦麦提给别人介绍黄琰博时,总是说:“这是我的兄弟。”
“即使是自己的亲兄弟也不过如此。我决定留下来,并将精通黄金加工手艺的妻子和妹妹从老家接来新疆一起干。”黄琰博说。
发展壮大
黄琰博到新疆之前,阿卜杜麦麦提的公司是位于偏僻小巷的作坊,面积只有600平方米,累计亏损达100多万元。
到公司后, 黄琰博以改进加工技术为突破口,引进了先进设备,加强了对员工的科学管理。改革在当年就见到了效益,公司不仅补上了100多万元的亏损,还盈利100多万元。
2016年11月,公司从原先的偏僻小巷迁至墨玉县城主干道的新址,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公司内部成立了8个部门,各工种分工明确,现有员工100余人。
如今,这兄弟俩一个抓销售,一个抓生产,公司每年都有200万元左右的盈利。他们加工生产的黄金饰品,销售至新疆各地州市,还在莎车县开设了一个专卖店。
面对蒸蒸日上的事业,黄琰博说:“新疆是一个适合创业的地方。这几年,我们公司不仅得到政府在政策、资金上的扶持,还受益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订单多得接不过来。”